在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写成的GB/T-2943-1994“胶粘剂术语"中,把胶接定义为: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连接在一起,具有“胶粘连接”的内涵。
胶接的基本术语
1.粘合(Adhesion)
两个表面依靠化学力、物理力或两者兼有的力结合在一起,井能抵抗分离的现象称为粘合。粘合是由于两种物质之间产生了粘附力,该力来源于次价键力或主价键力。胶接时胶粘剂首先须在被粘物表面粘附。所谓内聚(Cobesion) 即是单-物质内部依靠主价键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等)、次价键力(包括范德华办、氢键)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内聚力与分子间力、分子量、交联程度、分子缠绕等因素有关。
2.胶粘剂(Adhesive)
能使被粘物(Adherend) 借助粘附作用结合在--起的物质称为胶粘剂,也称为“粘合剂”或“粘接剂”,习惯上简称为“胶"。 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物质都能用作胶粘剂,它须满足如下要求:不论胶粘剂是何种状态,在涂布时一般应呈现为液态或在叠合时呈流变状态:对被粘物表面能充分润湿;须能完成从液体向固体的状态转变,形成坚韧的胶层:固化后有一一定的强度,可以传递应力,抵抗破坏;能够经受- -定的时间考验,即有一定的耐久性。
3.被粘物(Adherend )
准备胶接的物体(材料或制件)或胶接后胶层两边的物体,称为被粘物。
4.胶层(Adhesive layer)
胶层是胶粘件中的胶粘剂层,具有传递应力的能力或能够耐受某些介质的作用
5.胶接(Bonding)
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表面连接在- -起的过程称为胶接,或称为“粘接"。胶接是指两个被粘物与胶粘剂共同形成可承受外载的胶接接头的工艺过程。接头的强度(承载能力)取决于被粘物和胶粘剂自身的力学特性,更与其间的界面强度有关,还包括胶援部位的被粘物和胶层的几何特性。粘合则仅指被粘物表面与胶粘剂或涂料等粘附剂间的吸附、化学键力或物理力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界面现象。
在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写成的GB/T 2943- -1994“胶粘剂术语"中,把胶接定义为: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连接在一起,具有“胶粘连接”的内涵。若将“胶接”仅视为一个连接过程,这是不完全的。实际上,胶接涉及很多方面,如粘附机理、老化机理与界面化学,表面分析与表面制备技术,高分子材料与胶粘剂,接头力学性能分析与测试,大中型专用设备设计与制造,质量控制(包括无损检测技术)等多个学科。如同“焊接”不仅涉及焊缝的形成过程,而且关系到焊接冶金、金属的焊接性、焊接设备及工装夹具、焊接结构、焊接检验以及焊接质量控制等许多分支学科- -样。 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或边缘性的技术,故“胶接”的广义含义乃是“胶接技术" ( Bondingtechnology) 的简称。焊按与胶接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导致所连接构件在焊缝处的原子间结合,而后者实施后在胶缝处有明显的界面,还有弱界面过渡层,几乎不改变被粘物的
结构。
其他有关的胶粘剂术语可参阅国家标准GB/T-2943-1994“胶粘剂术语”。